<一位閒閒無事學生的尋常觀察>
案例1:美式價值觀的大獲全勝
當乞丐無意間精通社會主義
(或聰明或無意地守候在捷運站旁
人潮固定氾濫國家待成形的未來急忙
趕向補習班培養競爭力考上頂大手持
Iphone或Samsung或Sony與身旁的朋友
談論作業考試學測指考社團活動晚餐吃甚麼
哪張卡改強改弱哪部電影何年何月何日上映
IGFB上哪個帥哥美女開了直播有破萬點閱率
好吸引魯蛇現充放閃愉快親密青春年華時代)
他們的碗只會越來越空
案例二: 責任分散效應
當我們路過乞丐
(避免眼神接觸 可
是 課本說的惻隱之心
新聞裡的高明詐騙 可
是 他看起來好可憐
師長說不要隨便接觸 是
可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
商業周刊的成功學 是
可 天下雜誌的溫情小故事)
我們只是路過
案例三:想像的共同體長眠不起
當無名者又自路邊失蹤
沒有人應該感覺到甚麼
注:
1.責任分散效應:著名的社會學理論,主要是指人會因是否身處在群體環境中,對若干現象做出不同反應。
詳見: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8%B4%A3%E4%BB%BB%E5%88%86%E6%95%A3
2.想像的共同體:學者班奈迪克.安得森提出的社會學理論,原本是專指民族主義的現象,此處是用來指社會成員之間的關係。
詳見: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83%B3%E5%83%8F%E7%9A%84%E5%85%B1%E5%90%8C%E9%AB%94
作者的小小廢話:
每次路過廟宇或捷運站旁,夜市裡或百貨公司大街上的乞丐時,我總是覺得很矛盾。
這種矛盾感來自何處? 正是與生俱來的同理心,與詩中第一行所說的「美式價值」之間的嚴重衝突。
無疑地,台灣的現代化有很大一部分都奠基在美國的影響力之上,美國身為世界第一強國的資本主義/民主概念
也深深融入我們的社會價值觀。我認為美國的多年來的強大(2008年後暫且不論)是建立在對於「社會弱者論」的信奉。
乞丐屬於社會中的弱勢族群,但我們通常直覺認為他們是咎由自取,不管是經商失敗,懶惰成癮,沒有學歷.....etc
儘管誰都知道會變成乞丐的理由絕對不限於以上幾者。會造成這種現象,正是因為台灣人深受美國夢的那種
「努力就會成功,失敗就是罪過」價值觀影響。美國夢的真面目就是依靠極少數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倖存的
菁英來使國家獲得進步,犧牲的便是無數的失敗者,無名者,甚至是遭到鄙視,厭惡者。美國由於其移民國家的背景,
厚實的人口基數,可以仰賴這種方式令社會富強(至少從二戰後到21世紀初),然而台灣的政經體質皆非常不同,
一昧的觀輸這種價值觀,猶如對感冒病人開高血壓藥一般不明智。
基於「社會弱者論」,加之華人社會固有的科舉觀念,造成了現代學生,家長,乃至社會對於「競爭力」的熱烈競逐。
關於教育體系我不願在此多言,我粗淺觀察到的是現代學生要追求的事物可謂五花八門:從壓力越來越大的成績比較
,課外活動,人際關係(友,愛,親),遊戲的成就,物質的更新,多元的娛樂.....繁忙且「充實」的生活看似正常無異,但我認為
這樣的生活模式使學生鮮少,不願,也不覺得應該主動去關懷或者幫助社會。這樣的結果絕不能說全是學生的過錯,
而是多年來的社會風氣所造成,一時之間絕難撼動。這便是詩的首段中大括號欲闡述的內容。
詩的第二段要表達的是學生的同理心以及上述價值觀的衝突,透過對照的兩種回憶,如:
課本說的惻隱之心
新聞裡的高明詐騙
來表達學生思緒的輾轉難定,然而最後仍是基於群眾壓力而沒有施捨。
詩的第三段只用簡單的兩個句子作結,我在這裡的用意是要表達這種結果乃十分尋常
甚至尋常的令人麻痺。本段也一改前兩段採用括號和大量運用文字排列產生效果的手法
意在表達這種直接而又悲哀的社會現象。
要掌握本詩的關鍵在於三段間的互文性。若只把焦點放在其中一段,就會無法透過其他段的內容
來補充其意義。如第三段的結果其實暗中與前兩段有因果關係(也有隱含循環關係);第二段則和第一段
可以互相對照(第一段作為客體的學生在第二段中則成為主體),讀者在閱讀時可以嘗試朝這個方向解讀。
p.s:
也許會有人質疑我逾越學生本分,不務正業;也許會有人對於這文章的論點嗤之以鼻;也許會有人冷眼旁觀,認為
我是螳臂擋車,然而這些都不重要。我想做的只是透過這段文字,喚醒一點我們對這個社會的小小關懷。
2017/3/14
留言列表